当前位置:新闻频道首页 - 行业动态 -

2019百人会|奚国华:汽车行业淘汰加速,狼真的来了

2019百人会|奚国华:汽车行业淘汰加速,狼真的来了

【行业动态】   2019年1月11-13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9)在京召开,此次坛主题是汽车革命与交通、能源、城市协同发展,围绕汽车零排放和电动化变革、能源转化及传统能源公司转型、未来交通和出行变革图..

  2019年1月11-13日,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2019)在京召开,此次坛主题是汽车革命与交通、能源、城市协同发展,围绕汽车零排放和电动化变革、能源转化及传统能源公司转型、未来交通和出行变革图景、下一代汽车关键技术发展、汽车智能化和网联化趋势、核心供应链培育、汽车生产组织方式变革、国际创新对接、产业政策调整等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奚国华发表了主题演讲,以下为演讲实录:

  尊敬的万钢副主席,尊敬的苗圩部长、王蒙徽部长、林念修副主任、夏鸣九党组成员,尊敬的陈清泰理事长,汽车行业的各位同仁,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大家下午好!很荣幸参加这次大会,与各位领导、行业精英、资深专家共享经验、共谋发展。

  我的汇报分三个部分:

  第一,对汽车产业发展态势的认识。

  当前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态势,我可以用八个字来形容,就是危机四伏,危中有机。关于危机我有三个方面的理解:第一,严冬已经来临。预计2018年整个汽车的销量要同比下降3%,意味着中国汽车市场结束了28年以来的连续增长,也意味着汽车产业的严冬悄然而至,并且可能持续久远,其影响是颠覆性的、结构性的、深层次的、全方位立体化的。我认为这是中国汽车产业、中国汽车人走向成熟的成人礼,在这个过程中,消费引领、政策导向和技术的迭代将成为汽车产业升级进化的三大推手。其主要的标志是汽车由单一的交通工具转变为满足用户美妙出行的绿色智能移动终端。

  第二,淘汰正在加速。无论是自然界还是汽车行业,都必须遵循优胜劣汰,中国汽车产业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会上演真实版的生死时速,适者生存,不适应者淘汰,将会成为这一时期的最强音。对每个企业来说都是或光明或黑暗的达尔文式的考验,一些新型汽车品牌会应运而生,一些现有的汽车品牌就会消失,未来的淘汰还会继续增加。

  第三,竞争发生裂变。本轮危机是汽车产业遇到的最严重的危机,狼真的来了。我们过去只有汽车产业小调整的应对经验,而这次我们要面对的情况是更为复杂的,企业生存的关键将由抢拼整车销量转化为争夺用户的流量,用户的需求预体验在竞争中会更加受到关注,将成为消费的核心要素,并带来商业形态、产业分工、竞争格局的巨大变化。

  关于机会,我也有三个方面的理解:

  一是市场空间足够大,我国仍然是全球汽车最大的市场,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实现规模化的发展,产业建设实现了全球的领先。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达到了125万辆,总销量占到了全球的50%,连续多年产销量位居全球第一,配套的动力电池产量、公共充电设施运营的数量也居全球第一,已经呈现出蓝海生产的典型特征。根据预测,2019年,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将达到200万辆,2020年将会达到300万辆,在汽车总销量中占比会达到10%。到这个时候,新能源汽车真正成为引领中国汽车市场结构调整的蓝海力量。

  二是产业的纵深足够宽。我们可以通过EV、REV和FCV等多种技术路线,实现新能源汽车持续快速的发展。近期,我们可以凭借EV技术,实现中短途的共享的固定场景人群的出行需求,通过REV技术来解决电动汽车里程的焦虑,实现中远途的有效出行。中远期随着电池成本的优化,FCV可具备与传统汽车相媲美的便捷性,实现零排放,无忧出行。

  三是消费的后劲足够强。中国的消费特征非常明显,没有不好的市场,只有不好的产品。用户的需求是巨大的,源于消费偏好、政策驱动以及新能源汽和智能网联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中国汽车产业增长展现独特的魅力,中国元素显著增加,影响深远。尽管当前汽车市场整体低迷,但是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却是逆势而上,成为严冬中的一股暖流。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一汽积极应对并在加速由传统制造企业向世界一流移动出行服务公司转型,竭力为中国汽车健康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我汇报的第二个方面是中国一汽特别是红旗品牌的变革速度与成长。

  2018年是红旗诞生60周年,中国一汽发布了新红旗品牌战略。要把红旗打造成中国第一、世界著名的新高尚品牌,变革、速度、成长是中国一汽以及红旗品牌改革发展和战略转型的三大主题。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变革是手段,速度是要求,成长是目标。当前起关键作用的是变革,变革即红利,中国一汽深入推进技术变革,全面重塑管理体制、管理架构和动力机制,变革图强、锐意进取,突破发展瓶颈,赢得发展未来。

  一是围绕创新驱动,布局研发。坚持全球首发,崭新首创的理念,构建了一部四院的研发体系,建立了一支超过五千人的全球化技术研发团队,其中新能源研发人员将近一千人,形成了三国五地的全球研发布局,慕尼黑设计中心、美国硅谷的研发中心已经开始运营,实现了红旗研发与国际顶尖水平的接轨,为产品持续创新提供了强劲的动力。

  二是围绕绿色发展升级技术,我们打造红旗技术品牌发布了升旗计划,致力于打造面向未来的超级绿色智能汽车技术平台。我们同时发布了旗翼计划,作为红旗在电动化领域的品牌,目标是打造中国第一,世界一流的新能源领先技术。2018年,红旗品牌燃料电池发动机点火成功,用于搭载乘用车的50千瓦级别燃料电池发动机是中国乘用车燃料电池领域的最新突破。今年,红旗燃料电池汽车会批量运行,2022年,红旗将推出续驶里程达到600公里的系列电动车,到2025年红旗将陆续推出15款电动车型。

  三是围绕用户体验赋能品牌。深入洞悉客户需求,完善和提高产品策划能力,以体验化、电动化、智能化、共享化赋能红旗产品,加速完成四大系列产品的落地和全新产品平台的布局。2018年,红旗H5成功上市,红旗首款电动车批量生产。未来我们将遵循以量为先的策略,每年投放两到三款全新的车型,一到两款改脸车型,同时加快新能源研发与产品投放的速度,与极致梦幻、愉悦体验的系列产品为强大的红旗品牌赋能。二是速度赢未来。中国一汽始终保持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加速重振一汽雄风。

  一是产品销量迅速突破,面对汽车市场产销双降的下滑态势,中国一汽跑赢了大盘,销量增长了2%,市场占有率提升了0.6个百分点,红旗品牌逆势上扬。2018年,整车销量突破三万辆,同比增长634%,并且呈现卓越攀升的态势,实现高含金量的翻倍增长。2019年,红旗销量将突破10万辆,引领国产自主豪华品牌迈上新台阶。

  二是开发效率大幅提升。在已经发布的产品流程基础上,我们挑战24个月的开发周期。通过对标国际最佳实践,运用数字化、同步工程,供应商深度参与车型开发、项目分段验证等手段,全面提高产品研发能力。同时在开发流程方法上大胆创新,缩短开发周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三是品牌形象广泛传播。我们对标宾利,推进实施红旗质量战略、服务战略,推出终身免费保修、终身免费取送车、终身免费救援和二手车保值计划,三终身一保值的超值服务。持续满足了消费者对新时代美好生活、美妙出行的追求。红旗品牌的威信指数上涨117%,品牌认知度达到了99%,打造了最有温度的中国汽车品牌。

  三,成长促持续。我们认为只有健康发展才能促进企业更可持续、更高质量的发展,中国一汽着力打造与员工、合作伙伴、城市等共创、共享、共治、共生的共同体,推动企业健康发展,行稳致远。

  一是优势互补,融合发展。中国一汽通过合作,培育共同成长的方式,提升产品竞争力,发起了红旗品牌创新生态圈联盟,与世界顶尖团队合作成立了16个联合创新实验室。目前我们已经和华为、腾讯、百度等开展产品的战略合作,并且取得了系列合作成果。去年8月,我们还在科技部的指导下,我们在长春召开了新能源汽车和轨道交通的融合发展研讨会,碰撞出了很多跨界融合的火花。

  二是强强联合,加速发展。中国一汽与兵装集团、东风汽车联合签署了关于T3科技平台公司合资合作的意向协议。面向未来驱动、未来汽车、未来生态、聚焦新能源、智能网联,重点研发下一代汽车的核心系统、部件和平台,实现新一轮汽车技术升级,推动形成下一代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其中T3将在氢燃料动力平台和下一代超级智能新能源底盘平台开展紧密的合作。

  三是产城融合,协同发展。发布了红旗小镇战略,打造产、城、人、文四位一体,创新、创造、创业三创融合的红旗绿色小镇。集乐山、乐水、乐活和宜业、宜游、宜居于一身的绿色智慧城市,满足客户对美好生活、美妙出行的向往。红旗小镇不仅是一个汽车文化的基地,更是创新引领的基地,产业经济、产业生态的中心和中国一汽新的经济增长点。

  面向未来,中国一汽发布了2025愿景规划,即831战略,到2025年,经过八年的奋斗,实现经济规模、价值创造、人均收入等三个翻一番。届时,中国一汽成为中国领先的移动出行生态服务商的转型基本完成。中国一汽将坚决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力度,让我们的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

  我汇报的第三个方面是建议。

  我们建议国家围绕四化,氢燃料核心技术,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全面布局,重点推进,实施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实现我国高速列车技术从跟跑、并跑到领跑跨越的成功经验。通过设立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整合全球资源,实施开放式创新,尽快突破我国汽车工业的短板,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蓝图美好,实干为要。2019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也是中国一汽战略转型的攻坚之年。中国一汽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跨界融合,加速转型升级,与各界共同构建绿色智能的新型产业生态体系,为建设汽车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互联网,来源:中国客车网,本站只做展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或附和文章观点,内容如有不当,请通过客服热线通知我们删除。
ICP营运许可证编号:鄂B2-20100155/鄂ICP备08007314号
邮箱: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
商用车网由随州市金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触屏版
  • 商用车之网
联系方式: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

周一至周日(24小时)